人民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原则 ——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立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吹响了号角。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决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将这一理念真正地贯彻落实到了防控工作的各个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性贯穿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
1为了人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可见,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民族、为群众为谋利益。疫情当前,为了人民,回答了疫情防控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既彰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紧紧抓牢了当前防控工作的核心问题,为更好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价值遵循和前进方向。
1.1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损害人民健康,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决维护公共健康。
1949年,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是现在的一半都不到,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卫生防疫、传染病控制等措施来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人均寿命;1961年天花基本被消灭;2000年脊髓灰质炎被消灭;2003年抗击非典赢得了最终的胜利;2009年医改方案出台,建立了医疗保障网,推动了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2014年在江苏调研时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将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标准,把确保全民健康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基础;2016年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保证人民健康作为国家战略之一;2019年启动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战略一方面把人民健康放在战略中心位置,从顶层设计方面统筹解决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制定出整体策略;另一方面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涵盖人民的健康生活、环境、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并贯穿到发展的整个周期,满足人民的健康发展需要。历史证明,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人民健康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维护人民的健康。疫情当前,我们国家始终坚持健康中国战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主动应对疫情。
1.2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立可图。”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人民放在心中,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主要表现为:第一,将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了党只有将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上,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第二,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自我们党成立以来,虽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服务群众的方法和内容,但始终都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尽全力地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大小事,回应群众诉求、增进民生福祉。第三,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回顾历史,中国从传统的农业大国变为工业大国,经济迅速攀升,各地面貌焕然一新,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这都是在党的带领下逐步实现的。党关切人民幸福、关注人民期盼,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断奋斗着。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道路上,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生动地表达了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情怀,深刻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2依靠人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动力源
文章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网址: http://www.ggwsyyfyx.cn/qikandaodu/2021/022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