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中美公共卫生治理比较研究
“突发共同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就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有突发性、意外性、公共性、严重性、紧迫性、复杂性、综合性、影响的深远性。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是突然发生的,紧迫的,非预期的,其原因复杂,所以给国家在治理这类事件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就需要各国政府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能力。
1中国政府应对疫情的经验与教训
1.1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
1.1.1 指挥决策机制完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是否成功取决于当地政府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这就使得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管理指挥决策机制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做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协调决策。疫情爆发初期正处于春运高潮,人口流动性极强,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市进行“封城”是正确的,这样可以阻断病毒传播,防止疫情输出扩散。对武汉市居民楼实行封闭式管理会使人员的流动极大地减少,这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疫情。
1.1.2 社会动员机制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应对此次疫情也要坚决依靠人民群众,不可与人民群众相脱离。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单靠湖北省难以有效解决大量防控物资地供给,这就需要集中全国的力量共同应对。基层公务员和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农村干部、志愿者全部上阵,进行交通管制和来往人员的全面排查,这种动员力量是巨大的。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充分动员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社区和居民、非政府组织和专业人员,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在此次疫情期间。我们做到了全民动员,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抗击疫情。
1.1.3 应急响应机制完善
在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会启动国家响应(I级响应)。在应对此次疫情防控期间, 除港澳台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做好本区域内的工作。
1.1.4 应急保障机制完善
中央派出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进入武汉进行调研指导;各省医疗队和解放军医疗队奔赴武汉进行增援,这有效地解决了武汉市医务人员不足的问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解决了武汉市医院床位的紧缺问题,从而确保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治。各省向武汉市捐赠了大量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设备,解决了武汉市医疗设备不足的问题。武汉市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1.1.5 组织协调机制完善
此次疫情的应急管理是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的。上级政府获得的疫情信息主要来自基层相关部门的报告。我们不但做到了纵向的组织协调(中央和地方),也做到了横向的组织协调:政府各部门间密切配合、分红明确,卫生部门内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共同应对此次疫情。
1.2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教训
1.2.1 监测报告预警机制不完善
武汉市政府没有对疫情予以高度重视。直到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政府才正式宣布了“封城”。但是已经错失了“封城”地最佳时机。1月23日基本上已经接近“回家过年”大潮的尾声,该流动的人口已经流出了武汉。而且在武汉“封城”前夕,有500万人涌出武汉。这就导致了疫情有在全国范围内的蔓延风险,没有真正做到防止疫情输出扩散。提高危机准备和监测预警能力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武汉市政府的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工作还需完善。
1.2.2 地方政府监管不力
在国家需要一部分人复工复产期间,地方政府的防疫控制出现松动:不是复工复产的人员借此机会外出游玩;有的监狱系统出现了大规模的感染病例,这都体现出地方政府监管不力。
2美国政府应对疫情的经验与教训
2.1美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
2.1.1 联邦政府积极应对疫情
联邦政府通过了新冠病毒救援法案,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从最一开始有医保的公民可以免费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到现在国家为所有人免费提供检测,逐步放开检测标准。这些都是联邦政府积极应对此次疫情的表现。
文章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网址: http://www.ggwsyyfyx.cn/qikandaodu/2021/022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