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型长途旅游船卫生应急预案要素研究
0 引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后,我国着力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机制及预案都得到了全方位加强。2008年,诺如病毒(Norovirus)在我国境内的某大型邮轮上传播,事后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关于印发<国际航行邮轮群体性疾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的通知》。然而,无论是2003年的SARS还是2008年的Norovirus,都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大规模的流行,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社会的安全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再一次成为全球焦点。COVID-19引发的担忧不断蔓延,全球旅游业几乎停摆,邮轮旅游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制定完善的卫生应急预案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以COVID-19疫情为契机,分析长途旅游船疫情防控的特点与难点,梳理卫生应急预案制定的要素,明确在长途旅游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方向,为后续长途旅游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相关思路。
1 卫生应急预案的策划
我国卫生计生委发布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提出:卫生应急预案是指为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对生命健康的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应遵循依法科学、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国内长途旅游船卫生应急预案应侧重明确卫生应急机构、健康风险监测、信息的收集与上报、应急响应、现场处置流程、应急资源储备情况等重点要素。
1.1 长江旅游船卫生应急特点和难点分析
COVID-19暴发后,多艘游轮出现疫情,因此有必要分析长江旅游船卫生应急防疫特点及难点。
(1)长途旅游船属于大型聚集型旅游产品,具有人员数量多、空间有限、人员聚集度高、密度大、航行时间长(一般为3~4 d)等显著特点。游客绝大多数时间待在室内,尤其在餐厅、公共区域、梯道等地方会发生交集,交叉感染概率高。
(2)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多种类型的病菌交叉感染,长时间航行导致乘客免疫力下降、易感等。传染疾病包括有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蚊媒传染病以及其他发生临床表现相似的但致病原因不明且有蔓延趋势或可能蔓延趋势的群体性疾病[1]。
(3)发生概率低,应急救援经验匮乏。长途旅游船大规模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概率较低,航运公司和船员普遍缺乏卫生应急救援经验,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应急培训及预演。
1.2 相关的法律、法规编制要求
长江大型长途旅游船卫生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应以《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基础,同时结合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游船上的实际情况,才能合理地制定预案,保证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应及时推动标准规范的建立。游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属外部性极大的公共服务,需要纳入到强制性规范的制定框架下,与国家疾控中心的专家密切合作,针对游船人员密集及空间封闭的特征,制定游船卫生防疫标准。标准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对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的防控及时有效,也要考虑到因防控而增加的成本[2]。
2 卫生应急工作的准备
长途旅游船卫生应急预案能否在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成功地发挥应急救援的作用取决于两点:第一,应急预案本身制定的完善程度;第二,游船主体单位对卫生应急的准备是否充分。
2.1 应急资源分析
根据群体性疾病的特点,卫生应急资源最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资源:游船主体公司的应急防控指挥部、本船应急防控指挥组,其中包括医疗小组、物资保障小组、信息收集小组。
(2)储备各类应急设备和物资: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隔离衣、防护服等。消杀剂、急救设备、应急消毒设备、水质在线监测及末端设备如污水处理设施、空气消毒装置、过滤器等也必不可少[3]。
文章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网址: http://www.ggwsyyfyx.cn/qikandaodu/2021/0517/652.html
上一篇:关于智慧校园助力高校公共卫生防控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例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分布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