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微课建设现状探讨
在互联网迅速崛起、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微课(Micro-lecture)利用简短的教学视频,通过丰富多样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在现代教学中受到广泛关注。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David Penrose提出微课,2011年胡铁生老师将它引入我国[1]。因其生动的视听效果和设计感、便携的学习模式等优势,微课已成为备受师生喜爱的教学资源。
各类微课教学比赛也应运而生,全国性微课比赛始于2012年12月,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正式启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医学类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2015年该中心和《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举办了“2015年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至2018年底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2]。该比赛平台为医学院校等高校教师提供了锻炼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机会,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成为高校教师展示自我教学风采、交流教学经验的重要平台。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极大地提升了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促使高校加强微课建设,使之成为教学服务的重要工具,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医学课程种类涵盖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作为医学的主要方向之一,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日益彰显其重要性。本文选取微课比赛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作品,通过对优秀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该专业的微课设计与开发提供思路和参考,以推动公共卫生相关课程的微课建设。
一、参赛作品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至2018年期间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的全部参赛作品,四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提交的2587件作品。其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相关作品共计143件,最终有55件作品获奖,包括一等奖3件,二等奖19件,三等奖14件,鼓励奖及其他单项奖共计19件。
1.作品选题内容分析。参赛的微课作品选题内容涵盖公共卫生专业各分支学科(表1),涉及课程最多的前五位依次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公共卫生专业包括20多个分支学科,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一直以来我国预防医学的课程培养体系以传统五大卫生(流行病、环境卫生、劳动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为主。通过对四届微课比赛的作品选题分析可见,作品主题涵盖较多的为实际教学课时数多的课程,这也体现了参赛教师的微课主题出发点选择是建立在日常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他们选择了价值性较强的课题进行微课程开发。这也证实了教学竞赛是一条培养和激发教师加强学科知识提炼、提高授课能力的有效途径。
2.教师职称及获奖情况分析。参赛教师的职称信息中,剔除数据空白项1条,其中高级职称38人次,占参赛总数的26.57%;中级职称89人次,占参赛总数的62.24%;初级职称15人次,占参赛总数的10.49%。获奖教师中,高级职称共18人次,占获奖总人数的32.73%;中级职称35人次,占获奖总人数的64.82%;初级职称2人次,占获奖总人数的3.70%。由上可见,中级职称教师是参加微课教学比赛及获奖人数最多的人群。现阶段高校师资队伍在不断壮大,其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占较大比重,因此以中级职称为主的青年教师成为参加微课比赛的主力军,他们正处于事业的起步期,教学热情高,在比赛中也表现突出[3]。教学比赛促使青年教师主动投入更多精力,运用微视频制作模式进行教学,同时也不断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表1 参赛作品的课程分布
二、优秀微课作品的设计与开发分析
进一步选取一、二、三等奖作品36件,进行深度分析。作品时长分析显示有22件(61.11%)微课的时间分布在5—10分钟,另外14件作品时长在10—15分钟。医学类的微课视频普遍时间较长,这与医学课程的复杂性有关,微课选题围绕学科的教学知识重难点、热点展开,讲授内容相对完整,因而需要较长的教学活动时间进行内容解析以及拓展延伸。
所研究的优秀作品都为讲授型微课,即以教材为中心对某个主题或者概念进行扩展介绍;在这些作品中未见习题讲解型、实验/技能操作型等类型[4]。内容的组织方式以“教师+PPT+图片+FLASH动画+短视频”多个元素为主,大多数微课都选取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动画、短视频等来增加微课的趣味性及视听效果。这些作品大都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通过自问自答形式进行内容的提出、分析和解答,引导出教学知识主体。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在微课“打火机也会引起肺癌”(2016年三等奖)中采用情景化演绎模式进行相关案例故事情节的表演[5],以“吸烟、打火机与肺癌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情景模拟来阐述“混杂偏倚的现象”,巧妙地把故事发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种创意性的微课设计可有效地吸引学生自主学习。
文章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网址: http://www.ggwsyyfyx.cn/qikandaodu/2021/070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