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监督议政 上海市
新民晚报(记者 姜跃中)6月29日,上海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十八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围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实施情况”专题督促研讨,全国政协主席董云虎发言,副市长宗明通报情况。
图说:上海市政协第十三届第二十八次常务委员会会议 靳松/摄
会上,闫军常委代表全国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作主旨发言政协全面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设管理体制注重突发事件防控与常态治理相结合,加强资源储备、联防联控、科研投入、政策激励。陈真、刘兴凯、张怀琼、张伟斌、胡光、马驰、姚金仁、卢慧文、罗欣等常委会就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科室建设、加大培养提出建议公共卫生人才。全国政协委员吴凡应邀在上海就提高疾控现代化能力发表演讲。大家认为,要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补短板、增强能力,使防控更精准、应急更高效、科技赋能更强大,支持和保障更加到位。
董云虎指出,特大城市公共卫生建设是一项极其重要、紧迫的战略任务。要优化监测体系,强化预警能力,织密织好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严守预防预判“第一关”,早抓小,用更精细、更精细的监测技术和更先进的服务。 ,构建专业化、现代化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要突出应急响应,加强医防联动,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机制,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高效的运行体系、高效的处置机制、高效的防控策略。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要以科研为重点,加强技术支撑,系统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水平,打造科技抗疫“利器”,牢牢把“国宝”握在自己手中。在储用结合的基础上,强化基础保障,不断充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资源,形成平能用、战时充足的“战略储备”,确保物资供应有序调度、有力保障。保证。政协要围绕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充分发挥协商监督的独特优势,深入调查,找出不足,提出建议,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最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其中一座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李一平主持。张恩迪副主席、金兴明、黄震、于丽娟、吴新宝、寿子奇、钱峰、秘书长贝小希出席会议。
文章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网址: http://www.ggwsyyfyx.cn/zonghexinwen/2021/070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