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捐干细胞 阳光男孩3个月减肥30斤
减肥计划开始第一周,他的体重迅速下降了好几斤,这给他带来了莫大的鼓舞。于是他进一步减少进食量,加大运动强度,但从第二周开始,种种努力都没有给体重带来什么变化。那段时间,每天早、中、晚,喝完水、吃完东西、锻炼完身体他都要称体重。看到不断上下浮动的数字,关钧元时常感到焦虑:中午又胖了,晚上还要不要吃?
今年4月10日刚过零点,年满25岁的关钧元在朋友圈发了一张中学时清瘦帅气的照片,并配文“我也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我也想要彩色的渔网和夜里的光”。此时的他坚持减肥已经近两个月。一个月后,他将成为照亮受捐者生命的那束光。
18岁那年,关钧元瞒着家人悄悄走上了那台献血车。
这几年,随着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的成熟,救助血液病患者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要通过骨髓穿刺的方式,获取供髓者的骨髓液。关钧元和他宿舍的2名同学一同填写了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并捐献了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
关钧元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在病房内留影。 陶光均/摄
“今天,我拥有了新的ID:,也多了一位素未谋面却血脉相连的亲人。”
减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后,关钧元的生活也有了一些改变。在学校碰到好多不认识的人,都会上前跟他打招呼。家乡刚上高中的弟弟知道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后,也来咨询他如何入库留样。
2021年11月25日,结束一天的实习,关钧元回到住处正准备晚饭时,突然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关钧元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那样会很疼的。”护士脸色凝重。“患者等着我呢,不怕。”关钧元一脸轻松地宽慰对方。
动员剂注射后第二天,他明显感觉到体内造血干细胞在疯狂地生长,并向外周血液转移,身体内多处骨骼的位置传来轻微的疼痛感,“这证明我的造血干细胞长出来了,可以用了”。
大学期间,每次桂林市血站来学校组织献血,他都会积极参加。5年来,身为党员、桂林医学院第七期“青马工程”卓越班学员的关钧元参加无偿献血8次,全血献血量达3100毫升。
和很多奔波在求职路上的应届毕业生一样,现在关钧元也在四处努力求职。5月21日,来南宁市参加事业单位考试那天,他特地穿上能给自己带来幸运的绣着机器猫图案的T恤。谈到未来,这个爱笑的男生表示除了找工作,自己依旧会朝着减肥到120斤这个目标前进。
开始减肥后,关钧元开始学着分析每餐饭的营养与热量。不超量成了他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逐渐,“大碗饭是我的初心”变为了“一两饭也可以吃饱”。
一个多月后,关钧元去校团委办公室,老师见到他后惊呼:“关关,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我觉得我能通过这个事情让更多的人加入捐献者的行列,就特别有意义。”他随后补充道,宣传我个人,就没什么意义。
5月9日20时30分,广西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大五学生关钧元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这样一段文字。“ID:”指的是他成为中华骨髓库第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几小时后,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被送到另一个城市,用于救助一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为了这一刻,他坚持减肥3个月,将体重从190斤减到160斤,使身体的各项指标更符合捐献条件。
高考后,关钧元选择了医学专业。在医院实习时,他经常碰到病人急需用血,但血库存量不足,不得不让病人等待的情况。这让他更深切地认识到血液资源的珍贵。
体检时,关钧元发现自己存在血脂高、尿酸高等问题,为了保障捐献时的血液质量,他给自己制订了为期3个月的减肥冲刺计划。
5月9日是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日子,关钧元躺在病床上,护士将针头分别扎进他左右双臂的浅表静脉中。由于血管太细,血液流速过慢,机器无法启动,采集被迫中断。听着血细胞分离机发出的报错声,医学专业的关钧元主动向护士提出从深静脉抽血的建议。
捐献完成后,关钧元还委托红十字会给受捐者送了一个机器猫的玩偶。他从小就喜欢机器猫,在他看来,机器猫代表着陪伴与幸运。这个卡通形象有着一双圆圆的手,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机器猫总是向别人伸出“援(圆)手”。
关钧元是广西梧州岑溪市人。他家旁边的广场上常年停着岑溪市血站的献血车,每天经过时都能看到,对献血这件事他从小就不陌生。一次,他听说奶奶生病后需要输血,由于姑姑是一名无偿献血者,奶奶就医时可以免费用血。当时他就想,“以后长大了我也要献血,跟姑姑一样”。
文章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网址: http://www.ggwsyyfyx.cn/zonghexinwen/2022/0601/1202.html
上一篇:得过带状疱疹 也可能再复发
下一篇:基础疾病患者如何增强体质预防新冠?公共卫生